科室介绍
妇保科基本内容包括:科学接生、孕产妇系统管理、围产期保健、计划生育和优生咨询指导、妇女病普查普治、科研项目。
儿保科基本内容包括:新生儿保健、体弱儿管理、学龄前儿童保健、集体儿童保健、儿童营养指导、生长发育监测、常见病多发病防治。
妇保门诊工作:
1、青春期、婚前期、孕期、产褥期、哺乳期、更年期、老年期卫生咨询。
2、产后42天健康查体。
3、更年期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。
4、宫颈糜烂的治疗。
妇保工作:
一、孕产发保健系统管理
1、定义:是指孕12周内建册,产前检查城市达8次、农村达5次、产后访视4次、产后42天检查。
2、内容:
(一)孕前保健:实施时间应在孕前、半年进行健康教育、咨询指导。
(二)孕早期保健(妊娠12周内)对孕妇应做到早发现、早检查、早确诊、早建卡。
(三)孕中期保健(妊娠12—28周内)定期产前检查,每隔四周检查1次,有异常者增加检查次数,孕16—20周做产前诊断。
(四)孕晚期保健(妊娠28-40周)定期产前检查孕28周后每两周检查一次,孕36周后每周检查1次,有异常者增加孕检次数。测量宫高、腹围、听胎心、检查胎位、自测胎动次数、行骨盆测量,发现异常及时、纠正。
(五)产褥期保健:产后访视4次,42天健康检查。
二、更年期及老年期保健
1、保持精神舒畅
2、注意外阴部清洁
3、劳逸结合
4、合理调配饮食
5、注意月经变化
6、正确治疗妇女病
7、定期普查妇女病
8、正确认识老年期
三、妇女病普查普治
一般包括体格检查,询问月经情况,生育及既往病史,妇科检查,宫颈刮片,细胞检查,必要时进行活体组织检查,化验滴虫霉菌。合理治疗各种妇科疾病。
四、母婴保健服务技术执法
对所有助产单位定期进行检查和指导产科基础设施及产科建设,定期对助产人员进行培训,考试和考核。
儿童保健系统管理:
儿童从出生至6周岁要经过胎儿期、新生儿期、婴儿期、幼儿期和学龄前期,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就是根据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生理发育特点,采取进行定期体格检查、心理发育检查、生长发育监测、营养指导、疾病防治等积极有效的措施,对儿童进行系统和身心健康的管理。
一、儿童各年龄阶段保健的主要内容
(一)胎儿期保健:加强对孕妇的保健系统管理,胎儿的正常发育有赖于孕妇的健康,注意孕期卫生指导,定期做好产前检查,预防各种先天畸形的发生。
(二)新生儿期保健:1、注意保暖2、保持皮肤清洁3、脐带护理4、指导喂养5、预防感染
(三)婴儿期保健:1、指导喂养,及时添加辅食2、预防感染3、预防接种4、促进感、知、觉的发育。
(四)幼儿期保健:1、合理喂养和膳食安排2、早期教养3、预防接种4、体格锻炼5、预防意外事故。
二、根据儿童保健程序及内容进行系统管理
1、新生儿访视:正常新生儿出生后3、7、14、28天各访视1次,遇有异常,要增加访视次数。
2、体格检查:婴儿3、6、9、12个月龄各检查1次,共4次,1—2岁每半年体检1次,3—6岁每年体检1次。
3、小儿生长监测:主要对象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,经过观察儿童体格生长趋势,可早期发现生长缓慢现象,以便及时分析原因。
4、体弱儿管理
①低出生体重儿
②早产儿
③患有产伤、窒息、颅内出血等的新生儿
④满月增磅不足500克的婴儿
⑤生长监测过程中体重连续3次或3次以上不增或下降的小儿
⑥四、二、一定期体检中体重小于X—230的小儿
⑦活动期佝偻病
⑧Ⅱ度及Ⅱ度以上营养不良
⑨中度及中度以上贫血
⑩患反复呼吸道、消化道感染,有长期消化不良等慢性疾病的小儿,及时建立体弱儿的管理卡、专案管理、定期追踪复查,治愈后及时转入健康儿童系统管理。
集体儿童保健:
定期对托儿所、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,建立建全卫生保健制定,定期进行健康查体,做好传染病的管理,合理膳食,定期进行营养计算,保证足够营养供给。